兰州鼓子,又名兰州曲子、兰州鼓子词,是一千多年来流传在兰州地区的一种民间曲艺形式,是中国曲艺的古老曲种之一。以唱为主,其中有1人、2人、3人演唱之分——主要表演手法是唱和说,有的段子光唱不说,有的段子又光说不唱,而有的段子则有唱有说,似唱似说。一般采用自弹自唱形式,演出时要求演员的手势、面风等,都要能给听众以美的感受。演唱时以叁弦为主要伴奏乐器,还辅以扬琴、板胡、二胡、琵琶、月琴、箫、笛等,早年还有八角鼓、四叶瓦、瓷碟等击节伴奏,后则用小月鼓击节起头。其唱腔清雅婉转,音域幽广,表白清晰,起伏平和,能将喜、怒、哀、乐等复杂思想情绪,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兰州鼓子,曲牌丰富,唱腔优美,风格高雅,韵味悠长,且乡土气息浓厚。目前搜集到的曲牌约有一百多种。从声腔上来讲,可分为平调、鼓子、越调叁种,平调多为单支的小令和大曲;鼓子腔是由鼓子头加若干曲牌再加鼓子尾联缀而成;越调腔也是由越调加若干曲牌再加越尾联套而成。传统曲目内容大致可分为叁类:一是赞颂祝贺之词;二是咏物写景之言;叁是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。
兰州鼓子唱腔的音乐结构属于曲牌联套体,常用的唱腔曲牌有《坡儿下》、《罗江怨》、《边关调》等四十余支。各种曲牌都有其特点,可以表达不同人物的不同情绪,如&辩耻辞迟;边关调&辩耻辞迟;的悲壮,&辩耻辞迟;北宫调&辩耻辞迟;的凄凉;&辩耻辞迟;紧诉&辩耻辞迟;的热烈紧张,&辩耻辞迟;慢诉&辩耻辞迟;的舒缓轻快;&辩耻辞迟;石榴花&辩耻辞迟;和&辩耻辞迟;倒推桨&辩耻辞迟;的抒情婉转,&辩耻辞迟;金钱调&辩耻辞迟;和&辩耻辞迟;剪靛花&辩耻辞迟;的喜悦平和以及&辩耻辞迟;罗江怨&辩耻辞迟;、&辩耻辞迟;迭断桥&辩耻辞迟;的忧郁悲伤。再如提炼全曲精华的&辩耻辞迟;鼓子头&辩耻辞迟;,叙述情节的&辩耻辞迟;诗牌子&辩耻辞迟;,倾诉衷肠的&辩耻辞迟;悲调&辩耻辞迟;,还有抒发豪情的&辩耻辞迟;依尔哟&辩耻辞迟;,真是千啼百啭,各尽其工。
甘肃省曲艺团有限责任公司创作并演出的兰州鼓子《兰州美》,在兰州鼓子原有的艺术特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良,其一曲调加入了现代音乐的元素,听起来更加优美动听;其二在语言上趋于“京兰腔”吐字发音,使更多观众能听得懂,接受得了。兰州鼓子《兰州美》以古老曲唱的艺术表现形式,用现代的语言词汇赞美了幸福美好,山川秀美的新兰州。从“兰山烟雨”到四季瓜果,从水车古城到高楼大厦;从“五泉白塔”到黄河奇石,从街心花园到滨河大道;一派繁花似锦,春意盎然,新兰州胜似江南锦绣园。
兰州鼓子《兰州美》荣获中国文联,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办的“牡丹奖”全国曲艺曲唱大赛叁等奖。
此外,我团创作并表演的曲唱《西部大地金色高原》荣获中国文联“牡丹奖”二等奖。